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点击数:582 | 发布时间:2025-01-27 | 来源:www.zpg8.com

    政府绩效审计是从传统审计体系中衍化出的,强调审察管理效率和成效的审计。1956年起,西方政府审计体系发生变革,渐渐从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至2017年已经基本形成以绩效审计为主的政府审计体系。而中国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还处于成长初期,未能形成一个健全的系统。当下,国内正处于国家治理转型期,政府会计也拓展了权责制改革,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已经于2017年1月1日实行;这意味着以后的政府绩效审计将形成一个以预决算报告和权责制财务报告为基础的二维审计体系。为了服务国家治理转型,本文从国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基于权责制综合财务报告的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这三方面着手,对以往文献进行了概括。

    1、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

    1956年,第二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会议提出要检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自此绩效审计思想开始出现。历程半个世纪的进步,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健全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相较而言,国内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开始得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才开始萌芽,当时就有学者预言,绩效审计将成为国内将来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未来发展趋势和主要办法(王会金,1993)。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国际接轨,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也全方位展开。有关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有关政府绩效审计内容的研究

    有关政府绩效审计内容的研究多为纯理论研究,主要以剖析进步制约、对比国内外近况与提出改进对策等为主。梁斌,罗文洁(2012)觉得伴随国内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变化,绩效审计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然而国内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与西方还是有着肯定的差距。王会金(2014)指出,国内的政府绩效审计在海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过后,存在多个可以革新之处;在协同审计方法方面,应该打造相互匹配协调的行政规范,其次还应该愈加看重政府绩效审计的结果公开。王超(2014)、谢慕廷(2015)和王丽娜(2016)借鉴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步经验,觉得西方国家的立法型绩效审计模式可以使政府绩效审计更为独立和公开,提出要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立项阶段的绩效审计、打造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和评价体系的建设与提升公众参与度等对策来健全国内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王会金(2010)对国内的现行体系进行SWOT剖析,觉得国内社会经济水平较低、规范进步不健全,政府绩效审计进步遭到紧急制约;在剖析了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优势和特点后,提出国内绩效审计的范围应该包含公共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公共投资绩效审计、金融绩效审计、政府采购绩效审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人力资源审计。吴蒙(2015)以深圳为例,对其政府绩效审计进行剖析,较为革新地提出当下国内的政府绩效审计存在审计建议避重就轻、绩效审计的时间效率较为低下等问题;然而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并无突破革新之处,在实践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内容的研究多以纯理论剖析为主,是国内实行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和支撑,但因为过去政府绩效审计在实践中未能得到足够的看重,因此有关研究较为缺少实践上的证据支持,对于当下国内政府绩效审计改革虽然能起到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但没办法打造实质应用的具体指导细节。

    (二)有关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

    现在国内对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大都基于预决算政府会计体系,并不适用于如今的政府会计权责制改革,而指标体系的构建办法也较多依?于平衡积分卡,缺少革新。宋常(2010)觉得可以效仿《巴塞尔协议》构建一个基本的评价体系;然而文章中并没打造一个具体的指标体系,只不过规范了绩效审计的目的、范围等。吴勋(2011)则觉得,国内转型期政府绩效审计有着理论基础薄弱、技术支撑和职员配置达不到需要等推行瓶颈;在构建评价指标时应该突出预算绩效,并拟定了量化指标和测算办法。然而在国内政府会计权责制改革的当下,以预算审计为主的绩效审计显然是难以满足政府审计进步需要的。付同青(2008)把平衡记分卡与政府绩效评价相结合,设计了相应的平衡记分卡评价指标,但未能给出量化评价指数。王如燕(2009)着重研究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她基于“PSR重压―状况―响应”框架,运用环境优值与协调系数相结合的模型和基于人工神经互联网BP的模型,突破性地提出了绿色GDP定义,打造了一套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和评价指标;迄今为止是国内研究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范围指标体系打造较为完善和详细的研究。高卫华(2015)的研究则是出具了较为详细的指标体系框架,他依据2002年财政部颁布的《国有资本绩效评价规划》和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拟定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平衡记分卡的办法,对政府的整个预算过程拟定了包含五个方面的16个指标。

    总的来讲,因为现在国家治理处于转型期,政府会计也正处于改革中,适用于目前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较少;研究办法也较为匮乏,对于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打造,仍是以平衡记分卡评价办法为主,没能引进更多更好更新的办法。因此现存文献对于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是存在较多不足的。

    (三)有关政府绩效审计影响原因的研究

    欧阳华生和余宇新(2009)觉得人均国民收入、教育指数和基尼系数对绩效审计规范的进步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即经济文化进步水平越高,政府绩效审计规范越能得到进步。李素利(2013)通过实证剖析得出审计职员素质、政治、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原因的改变都能对政府绩效审计起到积极的正向用途,其中审计职员素质这一原因的影响最大,因此建设绩效审计的法律规范、加大培养审计职员素质对于进步绩效审计很必要。 纵览国内有关政府审计的研究可以发现,虽然现在学界已经形成绩效审计的理念,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也已经开始,但与西方相比仍旧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没形成一个完整地可以投入用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体系。可见,国内的绩效审计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在法律上缺少依赖和规范,在推行上存在困难程度和制约。

    2、基于综合财务报告的绩效审计形成

    长期以来,国内实行的是收付达成制的政府会计, 2015年才明确提出要编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内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并自2017年1月1日起推行,这意味着以后的政府会计将形成“预算―财务”二维政府会计体系,因此基于综合财务报告的绩效审计也势必形成。然而基于权责制的政府绩效审计,现在仍是一个空白的研究范围。但路军伟和陈希晖(2006)已经预言,政府会计改革,引入权责制,可以提供更多的财务、本钱信息,可以将一个项目作为审计主体,达到更好的绩效审计成效。因为学界还未将权责制综合财务报告和政府绩效审计相结合进行研究,因此现有文献中仅有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问题的研究。刘小兵、徐曙娜(2015)参考并罗列了2012年财政部颁布的《2011年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方法》中的一些编制方法,但未出具革新研究。王彦(2015)则设计了较详细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办法,觉得应该对于现行收付达成制核算中空白的部分进行资产评估、甄别登记,诸如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承担偿还的企业负债、政府投资的企业股权、政府财政和政府单位借入款中应对利息的负债和成本、政府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摊销等期间成本与部分政府债权资产等;那样依据这类综合财报编制研究的概括,就能服务于基于综合财务报告的绩效审计的研究。

    在政府大力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的当下,借助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进行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进步的必然走向,但现在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现在还未颁布一个确切的政府会计准则,基于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政府绩效审计同样也是一个未有人涉足研究的空白范围。

    3、政府绩效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作为反腐倡廉的一个要紧工具,政府绩效审计是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工具和要紧一环。政府绩效审计可以起到对政府管理的帮助用途;比如对政府负债、公益组织或进行地域性的绩效审计,能促进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成效的进步(Miller,2016)。现在正值国家治理转型期,政府和学界对政府绩效审计都产生了足够的看重,但现有文献仍是以预算规范下的政府绩效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为主,并没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报告相结合,这显然是不符合国内政府审计未来发展趋势的。李晓慧(2015)觉得政府绩效审计对国家治理有着积极有哪些用途,但因为在划分审计范围时没非常不错地分清政府和市场,没发挥政府审计应有些策略指导用途;在政府低效或不作为等重点问题上也缺少足够的关注。而王会金(2014)觉得国内政府绩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绩效有改变促进用途,但因为评价指标、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如此有哪些用途还没办法得到有力的证据支撑。总的来讲,政府绩效审计对国家治理可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一看法,是被学界常见认同的。

    4、总结

    近阶段,国内政府会计出现重大改革,基于预决算政府会计的绩效审计的研究就没办法满足政府会计改革的需要。而过去的绩效审计研究中用的办法以平衡记分卡为主,缺少新办法的引进。综上,作为国家治理支柱和基石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其进步和有关研究存在很多制约;学界也未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和国家治理三者相结合。在国内国家治理转型期的重点时刻,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刻不容缓。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