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册出色教材

点击数:645 | 发布时间:2024-12-27 | 来源:www.6v3c.com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出色教材是设计者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册出色教材》期望可以帮助到大伙。

    1.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册出色教材 篇一


    教学过程

    1、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办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为抛物线.

    3.依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

    2、实验原理

    1.借助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打造坐标系,假如轨迹上各点的y坐标与_坐标间的关系具备y=a_2的形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坐标纸、图钉、重垂线、三角板、铅笔、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安装调平

    将带有斜槽轨道的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轨道末端切线水平,如图所示.

    2.建坐标系

    用图钉将坐标纸固定于竖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调整到竖直地方,使板面与小球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挨近,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用重垂线画出过坐标原点的竖直线,作为y轴,画出水平向右的_轴.

    3.确定球的地方

    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地方由静止滑下,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先用双眼粗略确订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_值处的y值,然后让小球由同一地方自由滚下,在粗略确定的地方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地方,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用同样的办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地方.

    4.描点得轨迹

    拿下坐标纸,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轨迹.

    5、数据处置

    1.计算初速度

    在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上选取分布均匀的六个点——A、B、C、D、E、F,用刻度尺、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已知g值,借助公式y=2gt2和_=v0t,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后算出v0的平均值.

    2.验证轨迹是抛物线

    抛物线的数学表达式为y=a_2,将某点的坐标_、y代入上式求出常数a,再将它他点的坐标代入此关系式看看等式是不是成立,若等式对各点的坐标近似都成立,则说明所描绘的曲线为抛物线.

    6、误差剖析

    1.斜槽末端没调水平,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

    2.确定小球运动的地方时不准确.

    3.量取轨迹上各点坐标时不准确.

    7、需要注意的地方

    1.实验中需要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

    2.方木板需要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不是竖直.

    3.小球每次需要从斜槽上同一地方滚下.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地方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2.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册出色教材 篇二


    1、教学目的

    1.理解功的定义:

    了解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原因,了解做功和工作有什么区别;

    了解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2.学会功的计算:

    了解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cosplay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了解功是标量。

    可以用公式W=Fscosplay进行有关计算。

    2、重点、难题剖析

    1.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点的基础上学会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这是难题。

    3.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也是难题。

    3、教具

    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

    4、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大家并很熟悉,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常识,今天大家又来学习功的有关常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大家对功的认识再提升一步。

    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定义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定义密切有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哪个对哪个做功?然后做如下总结并板书:

    假如一个物体遭到力有哪些用途,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然后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块沿拉力方向在讲桌上滑动一段距离,并将示意图画到黑板上,与同学一块讨论如下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拉力F对滑块是不是做了功?滑块所受的重力mg对滑块是不是做了功?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N是不是对滑块做了功?强调指出,剖析一个力是不是对物体做功,重点是要看受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是不是有位移。至此可作出如下总结并板书:

    在物理学中,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原因。

    2.功的公式

    就图1提出:力F使滑块发生位移s这个过程中,F对滑块做了多少功怎么样计算?由同学回答出如下计算公式:W=Fs。就此再进一步提问:假如细绳斜向上拉滑块,这样的情况下滑块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与同学一块剖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cosplay。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W=Fscosplay

    再依据公式W=Fs做启发式提问:按此公式考虑,只须F与s在同一直线上,乘起来就能求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图2中,大家是将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假如大家将力F分解到物体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至此在图2中将F分解到s的方向上得到这个分力为Fcosplay,再与s相乘,结果仍然是W=Fscosplay。就此指出,计算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与力F的大小、物体位移s的大小及F和s二者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且此计算公式有常见意义。至此作出如下板书:

    W=Fscosplay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下面给出F=100N、s=5m、=37,与同学一块计算功W,得出W=400Nm。就此说明1Nm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位,为便捷起见,起名字为焦耳,符号为J,即1J=1Nm。后明确板书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1J=1Nm

    3.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册出色教材 篇三


    常识与技能

    1.了解时间和时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定义,知道路程与位移有什么区别.

    3.了解标量和矢量,了解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可以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地方和位移.

    5.了解时刻与地方、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办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质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掌握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置办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地方和位移及有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掌握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的体验,领略物理办法的奥妙,领会科学的力量.

    3.培养好的考虑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常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打造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看法.

    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定义与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定义与它与路程有什么区别.

    教学难题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日常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定义,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4.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册出色教材 篇四


    教学目的

    常识与技能

    了解两种电荷及其相互用途。

    了解三种使物体带电的办法及带电本质。

    了解电荷守恒定律。

    了解什么是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定义。

    过程与办法

    物理学螺旋式递进的学习技巧。

    由现象到本质剖析问题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难题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题:借助电荷守恒定律剖析解决有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开始大家进入物理学另一个丰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电和磁的世界。高中的电学常识大致可分为电场的电路,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用途的基本规律,与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电荷

    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2.电荷及其相互用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使物体带电的办法:

    摩擦起电──学生自学P2后讲解摩擦起电是什么原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电荷守恒定律做铺垫。

    演示摩擦起电,用验电器检验是不是带电,让学生剖析使金属箔片张开是什么原因过渡到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注意观察从挨近到接触过程中还有什么现象?──挨近未接触时箔片张开张开意味着箔片带电?看来还有其他方法使物体带电?其带电本质是什么?──设置悬念。

    自学P3第二段后,回答自由电子和离子的定义及各自的运动特征。讲解察看到的现象。

    再演示,挨近后再离得远远的,箔片又闭合,即不带电,有没方法离得远远的后箔片仍带电?

    提供器材,鼓励学生到时讲台演示。得出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通过对三种起电方法本质的剖析,让学生考虑满足一同的规律是什么?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学生自学教程,学会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的定义。

    5.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册出色教材 篇五


    1、常识目的

    1、了解三相交变电流是怎么样产生的.知道三相交变电流是三个相同的交流电组成的.

    2、知道三相交变电流的图象,了解在图象中三个交变电流在时间上依次落后1/3周期.

    3、了解产生三相交变电流的三个线圈中的电动势的值和周期都相同,但它们不是同时达到值.

    4、知道三相四线制中相线、中性线、零线、相电压、线电压等定义.

    5、了解什么是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零线、火线、线电压及相电压.

    2、能力目的

    1、培养学生将常识进行类比、迁移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怎么样用数学工具将物理规律打造成新模型

    3、练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演绎思维能力.

    4、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质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的

    1、通过知道国内的电力事业的进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到三相交流电的对称美

    教学建议

    教程剖析

    三相电流在生产和日常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应付它有肯定的认知.但这里只对学生可能接触较多的常识做些介绍,而不涉及太多实质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三相交变电流在生产生活实质中应用广泛,所以其基本知识应让每一个学生知道.

    教法建议

    1、在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时,除课本中提供的插图外,教师可以再找一些图片或模型,使学生了解,三个相同的线圈同时在同一磁场中转动,产生三相交变电流,它们依次落后1/3周期.三相交变电流就是三个相同的交变电流,它们具备相同的值、周期、频率.每个交变电流是一个单相电.

    2、要让学生了解,三个线圈相互独立,每个都可以等于一个独立的电源单独供电.因为三个线圈平面依次相差120°角.它们达到值的时间就依次相差1/3周期.用挂图配合三相电机的模型演示,成效非常不错.

    让三个线圈通过星形连接或三角形连接后对外供电,一方面比用三个交变电流单独供电大大节省了线路的材料,其次,可同时提供两种不同电压值的交变电流.教师应组织学生察看生活实质中的交变电流的连接方法,理解课本中所介绍的三相电的连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